技術難度高
澆筑方量大
施工組織難
2022年11月13日
吳淞江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
水閘底板6250m³混凝土澆筑完成
標志著工程又一重大節點順利完成
水利人以實際行動
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
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一、工程意義非同凡響
吳淞江工程是國務院167次常務會議明確的2022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太湖流域防洪規劃》確定的流域治理骨干工程和省際重大水利項目。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是吳淞江工程中最重要的控制性口門建筑,也是施工要求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周期最緊、施工環境最復雜的標段之一。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總凈寬60m的節制閘和150m³/s引排雙向泵站,是上海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泵閘結構工程。

本工程于2020年11月22日正式開工,在2021年12月25日順利完成泵站底板4500m³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節點,標志著工程的首個重大節點目標順利完成。受2022年上海市新冠疫情影響,本工程工期整體滯后約3個月。為完成工程既定進度目標,各參建單位在疫情期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讀疫情期間的各類政策文件,在做好疫情管控的同時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工作。在各單位的努力下,本工程于5月28日作為“上海市水務重大工程復工復產白名單(第一批)”項目率先復工,復工后啟動即是沖刺。



二、關鍵節點再創紀錄
本次水閘底板混凝土澆筑是本工程的又一關鍵性節點,總方量達6250m³。水閘底板順水流方向長46m,垂直水流方向寬68.8m,平均澆筑厚度1.7m,局部最大厚度達3.5m,屬于典型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繼去年成功澆筑4500m³泵站底板混凝土后,本次澆筑水閘底板混凝土再次刷新了上海水利建設史上最大單塊底板澆筑的記錄。為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順利實施,參建各方聯合河海大學開展了列入上海市水務局科研課題的《軟土地基泵閘大底板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在混凝土澆筑前開展配合比優化實驗,優化后的配合比方案通過專家論證,采用冷卻水智能溫控系統等措施,大大降低混凝土開裂風險,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


三、參建各方齊抓共管
參建各方嚴格按照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落實澆筑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采取條件驗收、安全技術交底、攪拌站質控、安全巡查、交通指揮、現場檢測、倉面值班、混凝土保溫、后勤保障等措施,11月13日下午12:32,6250m³混凝土全部澆筑完成,累計澆筑75小時,整個澆筑過程各環節組織有序、管控到位,提前17天完成了水閘底板澆筑的節點目標,為實現2023年5月30日通水節點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水閘底板澆筑任務的圓滿完成得到了行業主管部門、參建各方及公司領導和職能部門的關心和大力支持,更體現了上水大禹4901金杯團隊“鐵人、鐵律、鐵軍”的三鐵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極大地鼓舞了參建人員的士氣,增強了項目團隊下階段攻堅克難的信心。
水閘底板澆筑工作完成后,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將進入水閘墩墻、泵站流道層以上結構和內外河的全面施工高峰階段。當前各項工作正緊密有序推進,項目團隊將繼續弘揚“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力求以“紅色工地、黃色底座、金色口碑、藍色科技、綠色發展”為抓手,全力將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打造成水利精品工程,以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建設成果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