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022年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文明工地升級示范觀摩在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泵閘樞紐工程現場舉行。該活動由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上海市水務局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領導小組、上海市水務局文明工地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中心站、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城投集團吳淞江工程(上海段)建設項目管理部協辦,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按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觀摩嚴格加強人員管控,采取錯峰、限流措施,上海市水務建設工程領域各位同仁共計300余人現場參加觀摩,線上云觀摩1000余人次同步參與。
    
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以“紅色工地、黃色底座、金色口碑、藍色科技、綠色發展”為抓手,積極創建上海市水務重大工程“五色工地”,以高質量建設成果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太湖局建管處、市水務局建管處、運管處、宣傳處,市水務安質監站等各級領導及水務建設行業的同仁們按照既定的觀摩路線對工程進行了參觀。

 
01建設黨建聯建紅色工地
本工程高度重視黨建聯建工作,成立了項目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之家,建立“紅色宣傳點”,制作了“水漾青春”和“奮斗印記”微黨課視頻,成為聯系黨員和群眾的紐帶。與行業主管單位、及屬地相關單位積極溝通,簽訂黨建聯建協議,舉辦“送法上門”、聯學聯建、防汛防臺及消防聯合演練等各類主題黨日活動,合力促進黨建工作和工程建設的同步協調發展。積極參加上海市水務局“雙創雙尋”主題活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疫情期間,項目臨時黨支部更是沖鋒在前,利用黨建聯建平臺,切實做好項目防疫工作,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推進項目有序復工。同時黨員帶頭參與海星村核酸檢測、物資發放、道路封控與消殺等志愿活動,服務范圍覆蓋上萬人次,收到海星村村委會贈予的錦旗。項目團隊自制的“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微電影獲得水利部安全生產標準化應急演練成果展示三等獎。
2022年1月,承擔本工程施工任務的上水大禹4901項目團隊榮獲了“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金杯團隊”榮譽稱號。
02筑牢安全發展黃色底座
建立健全項目管理組織體系與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通過開展安全月知識技能競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防汛防臺、消防、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等系列活動;同時加強落實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機制,切實提高了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控能力與應急處置能力,《提高臨時用電設施一次驗收合格率》QC成果獲得一等獎。項目安全設施大量采用工具化、定型化設施,結合數字孿生與智慧工地建設,實現人員設備、安全檢查、場所監測的信息化管理與違章作業AI智能識別功能,大大提高了項目安全數字化管理水平。
     
2022年11月,本工程被評為城投集團“五星工地”。
03打造質量至上金色口碑
本工程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創優目標,簽訂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同時,以樣板段、首件制為施工作業提供指導,高標準、嚴要求,切實保證工程實體質量。
積極探索四新技術應用,打造數字孿生、智慧工地、商砼智能管理平臺,應用成效顯著;深度應用BIM技術、創新使用行業級無人機進行實景建模以及土方測量等工作、首次嘗試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點云圖校核技術復核較為復雜的流道等結構,現場創新使用的“試塊制作養護一體機”更環保、更精確地測試試塊的強度,進一步提高了質量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同時本工程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與課題成果應用:先后申報了《軟土地基大底板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的水務局課題,卡槽式組合鋼板樁圍堰、裝配式防汛墻等專利;獲得了提高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QC課題二等獎;并且優先應用五軸攪拌樁技術、軸力自動補償系統、抗裂混凝土等先進課題技術,通過創新課題的研究和先進課題成果的應用,使得質量管理取得較大建設成效。
04推進數字孿生藍色科技
2022年5月,項目列入水利部數字孿生先行先試任務清單。
秉承需求牽引、先進實用、數字賦能、智能決策的原則,新川沙樞紐泵閘工程數字孿生聯合行業名校與強企共同打造建設一個數據底板、兩朵云、三個知識庫、四個水利專業模型、五個業務應用、六個智能識別模型,以實現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三精三提升的數字孿生管理。
通過對本項目數字孿生平臺的建設與四預應用的探索,不光能為建設期服務,還能更好的賦能于運維期,并為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05加快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本工程緊鄰上海市四大水源地之一陳行水庫,施工區域屬于水資源一、二級保護區,文明施工、環境保護要求高,必須加強各項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以全力確保水資源的安全。項目團隊一直將綠色施工作為重點推進工作,編制了《綠色工地施工方案》、《環境保護方案》等,制定了多項管理措施與實施計劃,確保水資源安全。在施工現場設置了揚塵噪聲監控設備、水文水質檢測設備、智慧用電設備等,并接入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數字化管理
在辦公生活場所和工程技術管理中,項目團隊積極采用節材技術與建材資源利用、低能耗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節水技術與中水雨水地下水循環利用等措施。如在施工道路使用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石子;將外河圍堰漿砌塊石變更為格柵式混凝土護坡;采用可調軸距式雙軸高壓旋噴樁等新技術課題;將三軸攪拌樁變更為五軸攪拌樁提高工效;將廢舊鋼筋重復利用制成鋼筋網片等。
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重大戰略決策,大力推進裝配式技術與新能源產品應用。為有效控制揚塵噪聲及環境污染,做好四節一環保工作,通過優化施工方案、投入環保設施、建設海綿工地、實施凈瓶行動、加大管控力度等措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節能減排。

本次活動得到了觀摩人員的一致好評,有力促進了本市水務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升級。項目團隊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河”工程建設目標為導向,真抓實干,砥礪奮進,鑄精品、樹標桿,以實干實績弘揚新時代水利精神。
   
吳淞江工程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的2022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太湖流域防洪規劃》確定的流域治理骨干工程和省際重大水利項目。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是吳淞江工程中最重要的控制性口門建筑,也是施工要求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周期最緊、施工環境最復雜的標段之一。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總凈寬60m的節制閘和150m³/s引排雙向泵站,是上海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泵閘結構工程。

|